臨沭縣在的幾年為改善城鄉環境衛生面貌,健全機制,創新管理,全力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逐步形成了“戶集-村收-鎮街運-縣處理”的環衛保潔模式,實現了城鄉環衛一體化保潔全覆蓋,城鄉環境面貌顯著改善。截止目前,全縣236個行政村(居),全部達到“一體化”標準,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實現了100%全覆蓋。
開展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機制是保障。臨沭縣制定出臺《臨沭縣城鄉環衛保潔一體化實施方案》、《臨沭縣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全覆蓋實施方案》、《臨沭縣鎮街環衛一體化工作考核辦法》等,對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進行部署要求。
臨沭縣通過召開城鄉環衛一體化推進會、城鄉環衛一體化全覆蓋動員會,提出明確指示和要求,組織制定城鄉環衛一體化監督考核辦法,對納入托管的鎮街(景區)由縣一體化管理辦公室、鎮街(景區)、村居小區分別對保潔公司進行三級考核,其中縣環衛一體化辦公室每周對各鎮街隨機抽取10個村居進行檢查考核,每月4次;各鎮街自行制定環衛一體化考核辦法,負責對轄區內的所有村居進行檢查、考核和督導;村居每天都要有檢查、考核記錄,并及時報送鎮環衛所;鎮環衛所負責鎮村兩級的考核成績匯總?h環衛一體化辦公室每周將各鎮街及各保潔公司的考核成績、存在問題及努力方向以簡報形式予以通報。每月4次的周考核平均成績為各鎮街及相關保潔公司的月考核成績。年終按照一定比例計入生態文明鄉村建設暨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考核,同時將考核結果與保潔經費的撥付掛鉤。并健全多元投入機制,不斷完善縣、鎮街(管委會)、村居(小區)分級投入機制,確保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工作順利開展。根據臨政辦發〔2013〕58號文要求和第50次縣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意見,全縣實現一體化全覆蓋需要運轉經費2559.1345萬元。按6:3:1的比例,縣級財政每年承擔運行費用約1535.4807萬元,鎮街財政承擔運行費用767.74035萬元,村級承擔運行費用255.91345萬元。按照縣、鎮街(管委會)、村居小區資金投入比例對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進行財力保障。在縣財政設立專戶,實行收支分離、?顚S,每月10日前根據考核情況撥付到保潔公司賬戶。
開展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管理是關鍵。為此,該縣創新管理模式,實現管理網絡化。按照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則,建立完善鎮街(管委會)、村居小區環衛管理機構,構建縣、鎮街(管委會)、村居小區“三位一體”的環衛管理網絡,形成“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無縫隙”的城鄉環衛管理體系?h城管局先期抽調30余名專職人員參與縣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專門成立了城鄉環衛一體化辦公室,配備6名專職人員及相應的辦公設施、車輛,全面負責城鄉環衛一體化的組織領導監督考核工作。鎮街(管委會)設立環衛所,縣城管局派駐2人,鎮街組建8人城管隊伍,行政上受縣城市管理局和鎮街(管委會)雙重管理,主要負責鎮域管理和環衛保潔公司的監督考核管理。各村居小區派一名村干部作為環衛聯絡員,具體負責協調村居小區范圍內的環境衛生管理工作。按照“全覆蓋、無縫隙”和“管干分離”的原則,道路保潔、油煙管道清洗、環衛基礎設施維護及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全部實行市場化運作。臨沭縣委托采購代理機構山東綠山坡招標有限公司,就各鎮街環衛保潔項目于5月14日進行了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競爭性談判,臨沂環境衛生有限責任公司、昌邑市康潔環衛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歐德來事業有限公司濟南分公司和縣環衛保潔公司參與了競爭。最終以臨沂環境衛生有限責任公司、昌邑市康潔環衛工程有限公司、縣環衛保潔公司分別簽訂5個、4個、1個項目合同的結果,順利達成承包協議,完成托管工作。為實現環衛設施健全化,該縣堅持因村制宜、區別對待原則,結合各村居(小區)的實際,加快村內道路建設和環衛設施的配備。鎮街村居(小區)要根據人口分布、人口數量、垃圾量等因素,按照方便使用、服務半徑合理的原則,科學規范配備環衛設施、設置垃圾桶,方便群眾傾倒、投放垃圾。城區村居小區垃圾桶按照實際需要自行規范設置。對于舊村提升改造的村居小區,把公廁、垃圾站、垃圾箱等設施作為重要內容,公廁、垃圾收集處理設施要與建設改造項目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保潔公司根據垃圾運輸量配備垃圾運輸車,保證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同時配置了必要的機掃車、灑水車、垃圾鉤臂車等環衛保潔裝備。